說好一個故事的方法|翻譯專欄

Jordan Tseng
11 min readJun 18, 2022

原文於2022,1,11刊載在A+C Blog〈A Guide to Storytelling〉:https://www.aplusc.tv/blog/a-guide-to-storytelling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理解,內文有部分相關圖片與延伸閱讀為翻譯者補充,原文內沒有。

當我的兒子出生後,我決定重新審視自己最初成為­「童書插畫師」這個創作者的角色,並為他製作書籍。重新開始畫畫是很容易的;肌肉記憶依舊存在。不過 ,說故事這件事依然是很困難的。我不知道該如何用語言描述我的想法?該怎麼創造一些角色,能讓我的兒子可以理解並且接收到我想傳達給他的訊息?我決定遵循我真正驗證過的方法,並徹底地執行它─鑽研並閱讀每一本我可以取得關於說故事方法的書。

擺在各位面前的是我試圖整理出簡單且容易理解的精華,將有助於各位創作自己的故事。

事實證明,我們的腦袋是用來享受故事。你是否曾經想過你所體驗到的真實,可能只是強烈的感官刺激?其實這並不是騙人的,真實感就是強烈的感官與情緒刺激建立的。

客觀事實是我們不可能看清的。我們經歷的現實只是大腦告訴我們的一段故事。你會遇到像是你在夜晚行走,誤把一個郵筒當成一個朦朧的人影。你不只覺得你看到了一個人影─你一瞬間看到了「它」。

大腦在它創造的現實故事中將我們塑造成英雄。為了達成這點,大腦會調整我們過去的選擇,以符合我們的英雄主義敘事。舉個例子,它會告訴我們在大型連鎖店偷東西是沒問題的,因為他們是一個邪惡企業帝國,正在扼殺獨立企業。即使是暴力的囚犯也會認為自己在道德與人性等人格方面高於平均值

我們的大腦也試圖在我們的生活中創造一個線性的劇情,將我們的記憶照因果順序排列。我們大腦創造的故事不只有我們這個英雄,也包含其他角色。我們被各式各樣的人圍繞著,其中我們最深的渴望便是能夠理解它們的想法。這是我們腦袋去找尋控制這個環境的方法之一。生存驅使我們去了解其他人。我們人類這個物種因為合作而得以延續,我們搬到了固定的居住地後,有貿易和談判的社交技巧變成一項優勢。在任何年齡的人類中,理解他人的的渴望是如此地強烈,以至於我們甚至將人類的情感投射到無生命的物體上,像是邪惡馬鈴薯機,它卡住了抽屜,讓你打不開也拿不出任何東西。

故事使我們能夠填補我們對了解他人思想的空白理解。各種人物設定之間,有一種特殊類型的角色,我們會被他吸引─有缺陷的人物。

我們的大腦把我們塑造成故事中的英雄,一個我們永遠是道德高尚的故事。因此,我們常常忽略自己的缺點。然而當我們通過一個故事進入一個有缺陷人物的心靈,我們在一個被創造出來的安全空間去探索我們的缺陷。許多缺陷來自於童年,因為這時我們對這個世界如何運轉的獨特觀點剛開始形成。文化的影響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像是一個角色在富裕的維多利亞時代可能會學到沉著和自律的價值觀。相較之下,一個同時期的角色在貧窮中成長會受到階級差異和生存觀念的影響。一旦這些信念成形,我們會耗費整個成年期來捍衛它們。面對相反的世界觀對我們來說是令人不安的,這個感受就像受到攻擊一樣。

我們會執著於自身有缺陷的信念系統,角色也一樣,不同之處在於,雖然你的大腦讓你對自己的缺陷視而不見,把你塑造成英雄,但它對其他人卻不會這樣做,反而旁觀者清楚你身陷自己的錯誤之中。性格缺陷的表現方式之一是它們如何幫助或阻礙人物實現其目標。我們因為充滿意義和可控的目標而成長茁壯。但因為我們的缺陷可能使我們無法實現我們的目標,完整角色的缺陷一定會讓它們的旅程更加困難。因此,你可以通過選擇角色的缺陷來找到引人入勝的故事的秘訣。

一個故事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但是真正刺激的故事情節來自於形象鮮明的角色─一個有缺陷、個人怪癖和獨特的世界觀的角色,這將導致它們以有趣的方式進行,使情節向著令人興奮的方向發展。

一個有缺陷的角色,主要指這個人物的控制理論有缺陷,或他們具有必須對抗或改變來穩定社會的價值觀。角色的控制理論在遭遇未預期到的改變時被考驗。控制理論以外,人格特質是形象鮮明的角色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人格特質包含五個主要項目(*註):盡責性、神經質、開放性、親和性和外向性。一個角色可以被在光譜上的任何地方,每個特質從低到高,這個組合將會幫助決定角色會做什麼類型的選擇以及他們在任何情況下如何反應。所以,不論你要講什麼故事,如果你想創造一個真實有缺陷的角色,必須確保他們像現實中的人一樣容易誤解他人。

*註:這裡指的是五大性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我們在「閱讀」最親近的人的情緒和想法時,準確率只有35%!這產生很多互相的誤解—在小說中,就像現實生活一樣,那些誤解是許多戲劇起伏的源頭。一個豐富的情節應該會讓我們想知道「這個角色是現實生活中的誰?」

一名老人躺在床上,握著一顆雪花水晶球,他說了一個字「玫瑰花苞」(rosebud),之後這顆水晶球便墜落在地板上。其實這是經典電影〈大國民〉(Citizen Kane)的開頭。我們立刻被吸引進去,我們會問自己─這個男人是誰?一個好的故事應該總是讓我們想知道裡面的角色是誰。這個問題促使我們繼續閱讀或觀賞下去,建立在我們想要了解別人的思想的衝動之上。一個展示角色本色的好方法是透過出乎意料地改變去測試他們的核心價值。表層情節和人物心理的「內在情節」的交互作用是我們開始看到角色如何改變和如何用無法預期的方式處理問題。

〈大國民〉(Citizen Kane)的雪花水晶球

所以,你有了你的角色;現在留點空間給腦袋去填補故事的空白。在複雜的情節被遺忘很久之後,我們仍然記得故事的小細節是有原因的。這些細節滋養我們天生好奇的大腦。我們的大腦想要填補這些資訊的差距,尤其是隨著他們獲得更多資訊時。你可以挑起大腦的好奇心,僅透過提供足夠的資訊,這是一個你可以利用的工具,讓你的讀者對你的情節和人物感興趣。

透過對話是一個方式去揭露角色的資訊。好的對話在兩個層面上發揮作用,一來提供情節發展所需的資訊和告訴你的觀眾一些角色背景、個性和情緒。以下是在〈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中,Wozniak和Jobs的對話。

Woz:你不會寫code;你不是工程師。你不能把榔頭放在一個蝸牛上…我怎麼一天能讀到十次Steve Jobs是個天才?你到底是怎樣?

You can’t write code; you’re not an engineer. You can’t put hammer to a nail…How come I read 10 times a day that Steve Jobs is a genius? What do you do?

Steve Jobs:我負責指揮整個管絃樂隊。而你是個好樂手。你坐在這裡,而你是那一排中最好的。

I play the orchestra. And you’re a good musician. You sit right there, and you’re the best in your row .)

「我負責指揮整個管絃樂隊」這是其中一個揭示他性格的台詞—他是一個瘋狂的控制狂。角色周圍的環境也可以顯示角色如何呈現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一個貼著龐克樂團海報的房間告訴我們一些關於這個角色的外顯個性,背景不起眼的小物件,像是令人尷尬的購物收據,告訴我們一些關於角色的內在。提供一些場景但沒有多加評論,讓觀眾對這個角色做出自己的推斷。

這不是在告訴你要避開敘事。表達性敘事造成我們腦袋中的狂熱運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事物的體驗會受到描述方式的極大影響。隱喻是我們最愛的敘事方式,它可以喚起有力的聯想,在我們的心中創造更生動的體驗。

最後,多數好的故事最終都是關於狀態的改變。動物世界是由身分地位所推動的。黑猩猩關注著他們的領袖,始終在尋找他們需要被推翻的跡象,而人類並不一樣。雖然我們了解其他人類的野心,反映了我們與他人「相處」的願望,我們還有個更深層的需求,就是去取得地位。人類的身心健康取決於其他人給予的地位。然而,我們對地位的需求常常與保持無慾望與順從的壓力發生衝突,創造出各種戲劇效果。我們對地位的渴望讓我們去努力實現一個具體的目標。如果大腦是我們故事的敘事者,目標方向便是持續推動我們的故事情節。

正如我們喜歡為自己的目標努力一樣,我們也喜歡感受自己是一個為角色目標而奮鬥的參與者。這可能可以解釋許多電玩遊戲的玩家的強迫性,他們迷失在〈要塞英雄〉(Fortnite)等以目標為導向的遊戲世界中。在我們以目標為基礎的鬥爭中,我們都認為自己是失敗者。由於我們認同地位較低的人,我們支持他們,並希望看到地位較高的人「擺在他們的位置上」。地位改變也可以導致打破固有的信念,這也是刺激故事的核心價值。當我們想到宣傳活動,我們可能會直接想到呼籲戰爭的海報,但是大部分的故事,從童書到暢銷驚悚小說,都是一種宣傳形式。它們教給我們關於正確的行為方式的教訓,並包含警告,告訴我們如果不這樣做的下場。故事教給我們關於獲得和保證個人地位的方法的教訓。宗教文本和童書中充斥著這些內容。

所以,當不僅是我們的個人地位,而且是我們的群體地位受到威脅時,該怎麼辦?我們借助故事來挖掘並維持它的原始衝動。1915年惡名昭彰的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傳播美國黑人對白人種族構成的威脅。這具有陰謀的訊息造成許多人去參與三K黨,而增加更多黑人經歷的暴力與仇恨。

另一方面來說,故事也可以給我們與人物產生共鳴的能力;故事是一種遊戲類型,讓我們在一個安全環境中體驗控制的變化,並讓我們看到失控的後果,而不必親自體驗這種失去控制的情況。

故事的力量就在於這些失去自我的經歷。它們成為一個旅程發現關於我們自己、彼此和我們共享的世界。

推薦閱讀

*註:以下大多是英文書籍,除了最後一本以外,目前尚未查到有中譯本;而第一篇則是講皮克斯說故事法則的文章,推薦一讀。

PIXAR’S 22 RULES OF STORYTELLINGThe Science of Storytelling: Why Stories Make Us Human, and How to Tell Them BetterUnleash the Power of Storytelling: Win Hearts, Change Minds, Get Results by Rob BiesenbachThe Story Factor by Annette SimmonsStoryworthy: Engage, Teach, Persuade, and Change Your Life Through the Power of Storytelling by Matthew DicksInto the Woods: A Five-Act Journey Into Story by John YorkeTed Talks Storytelling: 23 Storytelling Techniques from the Best Ted Talks by Akash KariaThe Seven Basic Plots by Christopher BookerSave the Cat! The Last Book on Screenwriting You’ll Ever Need by Blake Snyder (中文翻譯:先讓英雄救貓咪)

作者:Alex M

翻譯:游景翔

翻譯協力:Chi Lu

核稿:Jordan Tseng

已取得A+C Studio翻譯轉載授權

翻譯後記:難得翻譯跟定格動畫關係較遠的文章,這篇真的有夠長,很像連續讀了兩三本劇本書的序。寫一個好故事真的很困難呀!需要不斷閱讀、不斷寫作,一點一滴緩慢進步,每位編劇都辛苦了!

看我的定格動畫作品集Jordan Tseng 粉絲專頁 - 導演的拍攝生活日常Jordan Tseng Instagram - 導演的快樂小天地築格動畫 粉絲專頁 - 隨時關注築格新消息• Contact us:jordantseng745@gmail.com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幫我下方點個拍手給我點鼓勵!我們會持續產出更多定格動畫相關內容。

--

--

Jordan Tseng

26歲,停格動畫導演,擅長以玩具結合特效,製作出具有動漫、電影感的停格動畫動作片;頻道Jordan Tseng至今累計24萬訂閱者、6,000萬總觀看次數,於2020年創立公司【築格動畫】,目前團隊已經為adidas、米哈遊、暴雪、MOFT、Mybuild等品牌打造過停格動畫作品,服務客群涵蓋運動、電玩、商品、玩具品牌